腸道長息肉!上廁所時會「有4個提醒」 做好4件事「別等到中晚期了」才後悔

  • 2023-04-25 14:16

曾經有專家做過這樣的一項調查研究,他們發現在我國排名前10的惡性腫瘤疾病當中有5名與腸道有關,如今腸道疾病已經成為影響國民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。

尤其是腸癌,發病比較隱匿,不易被察覺,大多數人發現時已經到了晚期,而腸癌的前身大多都是由腸息肉演變而來的,想要檢查腸息肉,腸鏡檢查是最常見的一個診斷標準。

據報道普通人群當中腸息肉的檢出率超過1/3,一旦出現腸息肉就應該及時治療,如果不及時治療繼續發展就有惡變的可能。

腸息肉和腸癌有何關聯?

腸息肉是一種常見的癌前疾病,尤其是患有家族史的人,癌變的風險係數比普通人要高出很多倍。

腸息肉屬於上皮細胞瘤,多為單發,會分佈在結腸直腸當中,多發性的息肉瘤具有家族遺傳性。

腸息肉的大小不同,惡變率也是不同的,根據病理類型分為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。

非腫瘤性息肉,包括炎性息肉,增殖性的息肉,錯構瘤樣的息肉,這種情況惡變的幾率比較低。

腫瘤性息肉就是腺瘤樣息肉根據病理類型分為絨毛狀管狀和混合狀,每一種病理類型的惡變率不一樣。

腺瘤相對來說比較低,為1%~5%,絨毛狀的相對來說惡變率就比較高,達到10~60%不等。

其中最具有癌變風險的為腺瘤樣腸息肉多發於結腸處,體積大小不一小時,米粒般大的如核桃般,質地較脆,很容易受到摩擦而出血,數量可達數百上千甚至佔領全部的直腸。

因此腸息肉與結腸癌直腸癌等腸道癌症密切相關,早期干預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腸癌的到來。

腸道里長了息肉,上廁所時會有4個提醒,別等到中晚期了才後悔

1、腹瀉

如果出現了反覆腹瀉的現象,甚至大便當中出現了黏液,大家一定要引起警惕,有一些腸息肉患者,很容易引起腸道功能障礙,從而出現腹瀉的癥狀。

2、便血

腸癌之所以很容易被忽視,就是因為經常與痔瘡相混淆,腸息肉也可能會出現便血的問題,但是這種便血與痔瘡的便血是完全不同的。

痔瘡患者大便中的血液呈滴血型不會與大便相結合,而腸息肉引起的便血是血液直接摻雜在飯店當中,而且可能是連續的,也可能是間歇性的。

3、大便帶有「凹槽」

大家上完廁所之後,可以時不時觀察自己的大便形狀,如果大便的形狀發生了改變,也要引起警惕一般大便在排泄的時候,如果受到了息肉的擠壓,大便就會出現凹槽,這個時候就要引起警惕,及早做檢查。

4、大便次數異常

正常情況下,我們應該是每天排便1~2次,但是如果一天排便5次以上或者3~4天才排便一次,大家就要引起警惕,這可能是大腸出現了息肉所導致的,及早做腸鏡檢查。

為什麼已經切了息肉,還是會患癌?

有一些人在平時也有定期體檢的習慣,在做腸鏡檢查的時候發現腸鏡當中有息肉也及時處理了,但是為什麼卻仍舊沒有阻止了癌症的產生呢?

很有可能這一類人群在切除了腸息肉之後,就以為沒有任何問題了,再也沒有去醫院進行複查,其實腺瘤性息肉即便在切除之後也有再生複發的風險,而且限流性息肉是惡變程度最高的息肉類型。

大家還需要注意,即便是普通的良性息肉切除之後,也有再次複發的風險,但是發生的位置以及息肉的性質可能會有所不同,所以即便切除了息肉,也要定期去醫院做複查,盡量規避癌症的發生。

如何降低息肉惡變風險?

1、腸息肉的出現與我們的飲食是有很大關係的,所以大家首先要調整飲食,在平時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以及富含膳食纖維的粗糧,避免便秘的問題。

2、在平時盡量減少外出就餐,最好在家裡自己做飯,盡量少點外賣,少吃小餐館,如果需要聚會,最好使用公勺公筷降低被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風險,因為患上幽門螺桿菌,也會增加腸息肉的發生風險。

3、平時避免長期久坐,長期久坐很容易導致腸胃蠕動速度變慢,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增加患上腸息肉的風險。

4、對於45歲以上的人群,飲食不規律的人群,身體肥胖的人群或者有家族遺傳史的人群,一定要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,大部分的息肉是良性的,但是大家也不容忽視,從息肉發展呈腸癌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,一定要及早干預,避免惡化。

文章參考:今日頭條

Click to show more